家校自习室作文小学作文内容页

18粽子

2024-04-28 01:00:02小学作文104

18粽子(精选13篇)

18粽子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以及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来历的兴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情境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师动情讲述屈原的故事。

  2、板题揭题。

  3、说说你对粽子有多少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生字。(问老师、问同学、联系上下文)

  3、再读课文,巩固刚刚学会的生字。

  4、标出课文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

  5、指名评价,纠正读音。

  三、学习生字。

  1、小老师带读生字。

  2、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3、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猜字游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找朋友游戏巩固识字。

  3、学生互相介绍几个难字的记忆方法。

  二、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小组比赛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三、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第三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踩地雷游戏。

  二、写字。

  1、出示“方、工、快”。

  (1)、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2)、扩词。

  (3)、记字形。指导书写。

  2、出示“信、作、伟、住、伴”。

  (1)读一读,找规律。

  (2)扩词。

  (3)指导书写。

  3、学生练写。

  第四课时

  一、积累词语。

  1、在这课你学到了哪些词语?

  2、把这些词语抄在你的采蜜本上。

  二、开心乐园。

  1、词语游戏。

  送鲜花入瓶。

  2、跟同学讲一讲吃粽子的来历。互相评一评。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18粽子 篇2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 “粽、糯、胃、惹、屈、政、怀、崇、投、祭”等10个生字。注意读准“粽、糯、箬、政、崇”等字的字音;记住“粽、腻”等字的字形。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胃、惹、屈、政、怀、投”6个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找到并积累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

  3、知道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端午节习俗及其由来,从中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0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到并积累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

  难点:

  知道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端午节习俗及其由来,从中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媒体 ppt

  课前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你知道吗?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民又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传统节日都和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出示:青团等食品图片以及清明等节日名称)请大家来做一个连连看的游戏。

  (指名回答)

  3、(出示:49、粽子)齐读

  4、学习生字“粽”:

  1)练习读准“粽”的平舌音

  2)交流“粽”的记字方法。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知道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这已成为端午节的一个习俗。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带着问题看课文动画。(播放动画)

  2、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为什么都要包粽子、吃粽子?(指名交流)

  3、小结即引读第五节:

  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的原因是……(生读第五节)

  3、那课文哪几节为我们介绍了粽子那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分四人小组自学课文。(板书:形状、颜色、滋味)

  1)小组自学

  2)指名回答(课文第2――4节介绍了粽子那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

  (三)深入学习,体会感悟

  l        学习第二――四小节

  1、 请大家来默读第二――四小节,快速找到介绍粽子形状、颜色和滋味的句子。直线划出后读熟它们。

  2、指名回答(出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句子)

  (随机出示词卡:箬叶)开火车练读

  释词:箬竹是竹子的一种,箬叶就是指箬竹的叶子,它是一种很好地可以用来包粽子的材料。

  3、指名三位同学分三方面来读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句子(指名两组)

  4、请你任选一个方面,试着读出它的特别之处。

  ※形状

  1)指名读

  2)引读:

  当介绍的对象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特点时,我们可以用上“既……又……”的句式。(“既……又……”泛红)说粽子的形状很特别,因为它……(生读: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我们也可以说……(出示: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圆的,又不是方的。)(板书:既不方,又不圆)

  3)(出示:粽子实物)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教师边说边指名:顶角、棱、平面、三角形)

  4)指名回答

  5)其实,现在除了有这种常见的三角粽以外,聪明的人们还独具匠心地设计出了……(出示:枕头粽、灯笼粽图片)(生齐读名称)

  ※颜色

  1)指名读

  2)请大家将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加点,读好这些词语。

  3)指名回答(出示:翠绿、雪白、鲜红、墨绿色、洁白、深红油亮)

  4)指名读好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5)引读:

  看似普通不过的红枣粽的颜色是那样丰富而富有层次,红、绿、白三色相

  间,很是好看。粽子用……包裹着……和……煮熟以后,剥开……只见……仿佛嵌着几颗……,很是好看。

  6)指名读句子,读出粽子颜色的特别。

  ※味道

  1)指名读

  2)粽子的味道美极了。(出示:箬叶)(让学生闻)箬叶散发着 ……(生答:清香)

  3)闻了味道,再来尝尝。(让学生尝)味道怎样?(生答)

  师:对了,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却不让人感到腻烦,这就是……(板书:甜而不腻)

  4)指导生字“腻”:

  引导学生特别看清右边的字形。

  5)引读(出示: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

  5、全班分部分朗读第二――四节,比比那组读出了粽子的特别之处。(板书:特别)

  l        学习第六小节

  1、过渡:

  你看,粽子有着……(生读:特别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怎能不……(出

  rě

  示词卡:惹人喜爱)。

  “惹人喜爱”的意思就是……(指名回答)(继续出示词卡:逗人喜爱)

  不仅如此,粽子还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引读第六节:

  (出示:第六节)传说……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他一生写过……,提出过……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

  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这就是最早的粽子。两千多年来……

  3、你能介绍清楚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的由来吗?先开火车读准本节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随机正音:政治、崇敬

  4、指名读第六节

  5、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的由来是什么?(指名回答)(板书:由来、怀念屈原)

  适时指导笔顺:怀、屈

  6、读熟第六节,特别看清生字的字形,待会儿请你不看书来写写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7、(出示: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      ,提出过许多        。人们   他,   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      ,作为敬献给诗人的    ――这就是     的由来。)请大家动笔写写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四)小结全文、复习巩固

  1、引读第五节、第一节:                        

  正是因为……(生读第五节),所以……(生读第一节)

  2、熟读词语:粽子、糯米、开胃、惹人喜爱、委屈、政治、怀念、崇敬、投入、祭奠

  3、指导书写“胃、惹、屈、政、怀、投”

  板书设计 49、粽子

  形状  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特别  颜色  翠绿、雪白、鲜红、墨绿色、洁白、深红油亮

  味道  甜而不腻

  由来  怀念屈原

  教学反思 文中对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描写内容是需要引导学生朗读积累的,尤其是描写粽子颜色的第三节。为了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里,投入地朗读,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朗读的水平,我在朗读中设置了坡度。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独特之处。比如,通过“以词带句”,让学生先读好表示颜色的词,再来读描写粽子颜色的句子,读出它颜色的特别。虽然,学生对粽子并不陌生,但为了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能更好地感悟语言文字,在指导朗读的时候,我还是适时出示了粽子实物。读到粽子味道时,让学生闻闻、尝尝粽子,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从而对语言文字加深理解,读出粽子味道的特别……

18粽子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2、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

  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8粽子 篇4

  教学目标:

  1、欣赏《包粽子》歌曲,了解端午民俗,学习包粽子的动作。

  2、感受歌曲,跟着歌曲做律动。

  3、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教学过程

  一、了解端午民俗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这是什么?(课件)

  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二、欣赏《包粽子》

  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了解了包粽子的制作,如我们边唱着歌边包粽子又是什么感觉呢?

  2、听赏《包粽子》,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

  3、请大家跟着歌曲唱一唱;

  4、创编动作,跟着歌曲进行表演。

  三、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1、同学们,我们已感受到了过端午节愉快的心情,如果是在节日的傍晚,吃着粽子观赏着夜晚的情景,那又是什么心情呢?

  2、请大家听赏一首乐曲《欢乐的夜晚》

  3、感受到时什么情绪?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又是什么?

  4、再欣赏一遍,请大家模仿一下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欢快的心情。

  四、小结

18粽子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伟大诗人的敬佩之情。

  3.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试着用“先……接着……然后……再……”练习说话。

  三、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电影资料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粽子”,出示一个粽子(或图片或实物)。“同学们吃过粽子吗?你知道每年什么时候吃粽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你们不仅能学会包粽子,还能了解吃粽子的来历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

  2.教师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分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段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哪段向我们介绍了吃粽子的来历?

  (三)学习课文内容,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段:

  (1)读一读课文第二段,找一找哪句话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

  (2)读一读第二句话,说一说怎样包粽子。

  句式练习:先……接着……然后……再……

  (3)请同学们用这些词语试着也说几句话。

  提供给学生情境,如:放学后我回到家先……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

  (4)先在小组中说说,然后再全班进行汇报。

  2.学习课文第三段。

  导语:这小小的粽子里面还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1)读一读课文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当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时会说些什么?

  (3)想看看当时的情境吗?(播放电影片断)

  理解屈原“悲愤”的心情。

  (4)说一说“屈原是一位的诗人”。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在学生说的过程当中教师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读出对伟大诗人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一下。

  板书设计:

  粽子

  包来历

  先……接着……然后……再……屈原

  爱国诗人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旧知。

  (二)复习生字。

  1.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

  这些字宝宝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三)记忆生字。

  1.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们记住哪个字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及时评价: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学生自主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点拨,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如以旧代新记忆,加、减部件记忆,编儿歌、猜谜语记忆等。)

  4.质疑:你们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记忆?

  5.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教学,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6.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忆。

  7.教学课件演示:字宝宝都回到课文中去了,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看看课本中的“田格”字帖,说说希望老师帮你们写好哪个字。

  2.通过学生反馈,教师演示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书写。

  3.通过教学课件,重点指导:“拿和前”的书写。

  (1)拿: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格的位置,瘦长不容易写好看。

  (2)前:注意左下部分是硬月,不要写成月字。

  4.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遇到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教师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可以做有针对性的个别同学的辅导。)

  (五)词语积累。

  1.读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你还想从本课中积累哪些词语?

  (六)作业。

  认真抄写本课的字和词。

18粽子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难点: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二、活动准备

  课件、粽子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杨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来看看,故事是关于谁的?(出示幻灯片)

  (幼儿看图说图上都有谁)松鼠、狐狸、小兔子、小鸟、小姑娘,对,还有粽子,必须有粽子。(出示粽子图片)

  2.小结:孩子们,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粽子的故事》。(出示课题)

  3.师: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粽子?(师:对,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吃粽子的日子。)

  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请幼儿自由发言――有肉的、蜜枣的等等,不过孩子们,现在的粽子里面会包各种各样的东西,味道也有各种各样对吗?)

  4.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粽子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

  1.分段听故事,观看PPT

  (在树林里,有一间小屋,小屋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已经不能大声地讲故事。)

  师:这位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

  师: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

  (于是,老奶奶就来到河边采了青青的叶子――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了,它们都想吃粽子、讲故事。)

  师:奶奶是怎么做的呢?奶奶是用什么来包粽子的?

  师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师:粽子做好了,谁过来想吃粽子、讲故事?(小动物图片)

  3.幼儿说了之后,师小结:小鸟是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鸟叽叽叽讲不出故事。还请谁吃粽子、讲故事?

  小松鼠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是它吱吱吱讲不出故事。还请谁吃粽子、讲故事?

  小猴是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猴子窜上窜下地讲不出故事。

  小狐狸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讲不出故事。”还请谁吃粽子、讲故事?

  小兔子吃了老奶奶的粽子,肚子里也马上有了故事,可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讲不出故事。

  师:大家吃了老奶奶的粽子不会讲故事,真急人。嗯,怎么办呢?(打问号的图片)

  那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好呢?(对,其实就应该请我们人讲故事,因为我们会说话。)

  4.师:你们会讲故事吗?那你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讨论)如:看电视学来的,听爸爸妈妈讲的等等。师:是的,你要会听还会看才会讲故事

  5.你们想不想到老奶奶的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如果你们想到老奶奶的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那就先来吃杨老师的粽子,瞧,我的粽子各种味道。看看你们有没有讲故事的本领?会听、会看。

  6.打开第一个粽子:我们把这里的粽子打开,看看有没有藏着故事。吃吧吃吧,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出现了什么?对,有识字的朋友。(“听话”小熊图片)

  讲故事的本领需要会听话,请听我说:老奶奶为什么会不能讲故事了?(大班孩子,请用完整的话来回答问题。好的,你会把话听清楚。)――请吃粽子。

  好的,接下来请再听话:窗外,滴哩哩的下着小雨。师:请谁说一说我刚才说的一句话,我说了什么?――请吃粽子。

  看来不难,那么我加大难度:中国端午节的传说,是关于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叫屈原。(谁听清楚了我这句话,说了什么?)――请吃粽子。屈原的故事听过吧?好的。如果没听过的朋友,回去找大人告诉你。这是我们中国有的传说,外国人不明白的。

  7.打开第二个粽子:我们继续打开第二个粽子:吃吧吃吧,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接龙

  8.(孩子们,接龙是什么意思?谁玩过。那我们玩个词语接龙怎么样,我说开心两个字,你把心接下去,心什么?看来难不倒你们,再来点难的,我们玩一句话的接龙怎么样?开始了:我走在马路上。谁来接我走在马路上干什么?)

  8、打开第三个粽子:我们继续打开第三个粽子:吃吧吃吧,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传话(我很开心、你很棒、你能行的、我爱你。)

  9.师:你们真的有本领去奶奶的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那我们继续往下看谁也去了奶奶屋子里吃粽子讲故事的

  10.观看PPT

  师: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发生了什么事?

  师:小姑娘告别老奶奶、小动物们的时候怎么说的呢?

  结束语:你们的奶奶会讲故事吗?你们的奶奶会包粽子吗?

  11.延伸

  师:在端午节的时候会去包吗?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干什么?(端午节习俗图片)

18粽子 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18粽子 篇8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2、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⑵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 “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

  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小百科:粽子,即粽,是的一种,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18粽子 篇9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5261的基础上,掌握教4102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1653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18粽子 篇10

  活动主题:

  端午购物嘉年华送礼献真情。

  活动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一、卖场布置

  1、场外布置

  1)营销店各制作横幅一条,悬挂于xx店店招下。

  2)门口处用气球进行布置,可选择吊挂式或是拱形悬挂式。

  2、场内布置

  1)商场内主要是对专区进行布置,配合商品合理布置。

  2)对主通道重点布置,可用气球悬挂。

  3)专区可用粽子悬挂成形状(如端午节快乐等)。

  二、商品促销

  1、商品陈列:各店在促销期间,应在主通道摆放x个粽子堆头。要求各店在促销期间利用冷柜,大面积陈列各牌粽子,5月初三、四、五三天除冷柜之外各店应在主通道摆放x个粽子堆头销售。各店在端午节当天在不影响粽子质量和销售的情况下,可将大约x斤重的粽子用网袋装成若干数量包(注意包装要很难解开,避免顾客拆包多装),并打上价格,悬挂于各店货架旁边或顾客方便看到的地方,以便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促进粽子的.节日销售。要求各店美工和管理干部员工发挥水平,进行创意陈列和气氛布置。

  2、商品特卖:在促销期内,粽子和其它节日相关商品(如黄酒、冷冻食品、饮料等食品,透明皂、沐浴液、杀虫水、蚊香等用品)均有特价销售。

  3、商品要求:

  1)相关促销商品品项不低于x个(食品生鲜x个,生鲜x个)。

  2)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

  3)同类商品选择价格较低商品。

  4)跟端午节一切有关连的商品,具体品项请参考如下(红色字体为重点推荐商品):

  食品类

  散装粽子。包装粽子。包装糯米。散装糯米。火腿肠。花生。红豆。绿豆。芝麻。五香粉。花椒。白砂糖。食盐。红枣。食用油。麻油。虾仁。黄酒。红酒。米酒。鸡精。糯米。酒甜。酒啤。酒红心咸蛋。松花蛋。咸鸭蛋。鸡蛋。

  生鲜类

  五花肉。鸡肉。牛肉。虾肉。豆制品。汤料。紫菜。红枣。蜜枣。豆沙。苏打粉。

  三、团购业务

  1、端午节期间送礼的顾客比较繁多,对当地的政府部门及工会提前进行拜访,并表明意向,可增加营销店的销售业绩。

  2、端午节前期xx科组织对各区域的客户进行短信派送,并提前祝节日快乐。

  3、xx店均对顾客资料凡端午节及儿童节生日的小朋友(18岁以下)赠送价值x元左右礼品一份。

18粽子 篇11

  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如:赛龙舟、挂五端、吃五黄、佩香包等。

  (2)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经验与感受,不断丰富主题教育环境。

  (3)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体验与同伴及弟弟、妹妹们齐心协力迎接挑战的快乐。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1、我知道的端午节

  语言、社会

  集体

  2、包粽子

  艺术

  集体

  3、自制香包

  艺术

  分组

  4、折纸粽

  艺术

  分组区域

  5、热闹的赛龙舟

  语言、社会

  集体

  6、龙舟竞赛

  健康、社会

  集体

  7、一起过端午

  综合

  大带小活动

  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

  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资源利用。

18粽子 篇12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三、亲子共制香包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共度端午,扬民族正气”的主题活动,在大力宣传端午传统习俗和卫生常识中我们的幼儿过了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

18粽子 篇1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好玩的,也有好吃的,想听吗?

  PPT(指着粽子问)这是什么?(粽子)你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里吃的?你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现在就给你们讲一个《粽子里的故事》

  二、理解故事

  PPT(小动物听老奶奶在讲故事)至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你想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

  小鸟(小鸟还真的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鸟扑棱扑棱地讲不出故事),你请谁吃粽子,讲故事

  小猴小兔、小狐狸、小松鼠等等

  那么请谁呢?――引出请小朋友吃粽子,讲故事。

  三、语言游戏

  1.你们会讲故事吗?你的故事哪里来的?

  2.你们想去老奶奶的家里吃粽子吗?想去老奶奶的家里吃粽子,必须先吃我的粽子,看看我的粽子里都包了些什么呢?

  3.“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边说边打开第一只粽子包。

  玩游戏:词语接龙

  4.我们来看看第二只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玩游戏:悄悄话

  悄悄话怎么说的,说说看

  5.第三只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游戏:故事接龙:小熊走在森林里----后面让小朋友随意接,把故事发展下去……

  四、欣赏故事结尾

  一个小女孩来到小屋前――――结束

  五、结束部分

  孩子们,奶奶会讲故事吗,会包粽子吗?还有20多天,就是端午节了,小朋友在家里可以边吃粽子边听奶奶讲故事,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奶奶听,好吗?

再来一篇
上一篇:《日月明》综合资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