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通用17篇)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1
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时:2课时
执教时间:2009年4月24日
执教班级:一(1)班
执教老师:海安县曲塘小学 罗娟
第一课时
一、歌舞导入,感受功绩
师(神秘地):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段歌曲,大家想看吗?
生(兴致勃勃地)想!
(播放歌舞录像)
师(惊奇地):喜欢吗?
生(大声地):喜欢!
师:你们看完了听过了之后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生1:人们都很喜欢毛主席。
生2:老百姓都认为毛主席很亲。
生3:老师,歌里面还把毛主席比作红红的太阳。
师:(出示毛主席画像)
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我们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
【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以歌颂主席的歌舞直接导入,渲染情境,迁移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二、紧扣课题,指导朗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沙洲坝村,看看那里的老百姓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好吗?
生:好。
师:用心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谁来读一读课题?(纷纷举手,请一生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模仿学生的语气朗读):“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你不会忘记,明天你就会忘记了。谁再来读?
生:“吃水/不忘/挖井人”(开始读出重音:突出强调“不忘”两字)。
师(高兴地):非常棒!你二十年都不会忘记了!谁愿意再来读?
生(更强调“不忘”两字):“吃水/不――忘/挖井人”!
师:哇!你一百年都不会忘记了!(学生哈哈大笑)我们一起来读!(学生朗读)
师:吃水的时候,不能忘记谁?
生:挖井人!
师:谁敢再来读一读题目,把你的这个意思告诉大家?
生:(朗读,把“挖井人”三个字读得重些)
【这里从题目入手,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不同的语气,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题,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不同的语气进而读出一定的语感,朗读的指导真实而细致,扎实而有效,注重了学生语感的养成。】
三、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师:刚才大家把课文的题目读得非常非常棒!现在我们要朗读课文,老师不教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生(声音响亮、充满信心地):有!
师:(出示孙悟空图片)这是谁?他有一双火眼金睛,可厉害了。你们的眼睛也有这么厉害吗?好,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轻声的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读得又正确又响亮。
(生兴趣盎然地边读边圈,还时不时地抬头偷看别人到了哪儿。)
生:老师,我找好了,也读好了。
(大多数学生都举手说好了。)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马上就能赶上孙大圣的火眼金睛了,可要继续加油哟。接下来,孙悟空还想跟你们比一比谁的眼睛看得仔细。仔细观察这些生字,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可以找同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准备好了吗?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1:老师,我们以前学习了“进”,“前进”的“进”,“进”把“辶”去掉读音就变成了“井”。
师:你能联系以前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生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生2:我还想提醒大家,前进的进是前鼻音,而井是后鼻音。
师:你不光看清了“井”的形状,还注意了它的读音,真棒!来,跟着谢逸凡一起读读这个生字,注意读好后鼻音。
生:我知道“忘”为什么是心字底。
师(故意好奇地):是吗?为什么?
生1:因为用心记住就不会忘记,所以“忘”是“心”字底。
师:这种字有一半表示读音,一半表示意思,这一课中还有这样的生字吗?
生(纷纷举手)“叫”,“叫”要用到嘴,所以它是口字旁。
师:你们能活学活用,真棒!
生2:老师,这个“金”字我们早就认识了,在识字7里面就有“黄土变成金”。
生3: “金”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全”很像,就像咱班的景海波和景海涛一样。
师:对呀,双胞胎粗看差不多,细看却不一样,你发现了“金”和“全”的区别吗?
生4:“全”的下面是“王”,而“金”却不是,多了一个点和撇。
师:你们说得真好!今天还有哪个字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容易混淆?
生:士!
……
师:下面请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
【这里采用分析字形(“忘”是“心”字底,用心记住就不会忘记)、找反义词(后的反义词是前)、说一句话(用“很远”说话)、旧字带新字和联系学生实际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字词教学抓细节,重方法,体现自主,走得扎实。】
师:小朋友们动眼、动脑、动口,这一个个生字肯定都刻在我们的心里了是吗?下面,我们就来一个游戏“闯关蹦蹦跳”,看看哪一小组的小朋友最先到达胜利的终点。(分小组进行游戏,第一关:看谁读得准(去拼音朗读),第二关:看谁朋友找得多(练习组词)第三关:看谁最会用(练习说话)
【以游戏的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让生词复习成为了一件乐事。不仅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比赛朗读,读通课文
师:刚才我听了好几位小朋友的朗读,发现他们朗读的时候,声音都非常响亮!胆子都非常的大!而且一发现读错了都自己会马上改正!老师非常喜欢这样的小朋友!你们喜欢吗?
生(大声地):喜欢!
师:那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做这样的小朋友呢?
生(齐声):愿意!
师:好!现在我们来一场课文朗读挑战赛。请你找一个平时朗读比你稍微好的同学。你向他挑战朗读!(学生分组)由挑战的人选一段他自己读得最好的,两人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生(自由分组竞赛性朗读,之后,请几组展现给大家看)
师(请出一组:)问:(挑战者),你有信心吗?
挑战者(点点头):有!
师:我们为你加油!(两生对抗性朗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两人的表现不相上下,学生纷纷鼓掌)
师;你看,同学们都在为你们鼓掌叫好!(转身问挑战者)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这次能够读得这么好?
挑战者(自豪地):我都读了六遍了。
师:哦,多练就能读得好了!(转身向被挑战者)你看,他快要超过你了,你怎么办?
被挑战者(很有信心地):以后我会多读几遍,一定不让他超过!
五、指导观察,练习书写
师:下面我们仔细观察,看老师写一写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会看会说,为写好字做铺垫。】
(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察,总结书写要领。学生练习描红,尝试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比赛照镜,复习生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
( 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生字,增强了学生复习生字的兴趣。】
二、深入细读,品文悟情
(出示红井图片)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图,是什么?
生1:这是一口井。
生2:这就是毛主席帮助挖的那口井。
师:是啊,这口井在哪里呢?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知道了。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在沙洲坝
师(出示:沙洲坝)谁来读一读这个地名?(指名朗读)
师: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听老师给小朋友唱一首民谣: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
从这句民谣中你知道了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1:我听出了沙洲坝水很少。
生2:我知道了那儿人们都没有水洗手帕。
生3:我知道了那儿只有下了雨,人们才会有水用。
【“沙洲坝”在儿歌中多次出现,引导学生朗读,不仅让学生对这个拗口的地名读得顺畅了,而且对这儿的干旱少水有了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
师:是呀,沙洲坝要是三天不下雨,连洗手帕都没水,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呀。村民们吃水一定有困难,不信,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来。
(相机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你走过很远的地方吗?你有什么感觉?
生1:我感觉很累。
生2:那一次妈妈让我走着去外婆家,到那儿时我累得腿都软了。
生:每次上学,我都会满头大汗。
师:是呀,你们空着手走不算远的路都累得满头大汗,腿脚发软。乡亲们走很远的路,还要挑着水,他们又会怎么样呢?
生1:肩肯定很痛。
生2:脚会很酸。
生3:他们一定会走一段路停一停…
师:是啊!水是生命之源,他们每天要喝水,每天都要走那么长的路,晴天还好,要是雨天,雪天,冬天,夏天……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生1:夏天,外面下着大雨,乡亲们一边走一边滑。
生2:说不定还会摔几个大跟头。
生3:那又要回去重挑了。
生4:下雪的话,他们会看不清山路,很危险的。
师:是啊,乡亲们为了能喝到水,费了吃了多少苦呀!你能把乡亲们的困难和艰难读出来吗?
【把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实现情感的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先通过想象练说,充分引导学生体会挑水会遇到那些困难,再读好这句话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师: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难,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1:他想,乡亲们吃水这么难,我一定要像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2:他想,我不如就来挖一口井吧,那样不就都有水喝了吗?
师: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读第三句后告诉大家。
生1: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师:猜猜,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哪些困难?
生1:他们的手上的皮都磨破了。
生2:毛主席的腰都累得疼起来了。
师:毛主席,你的腰这么疼,今天就别干了歇一歇,明天再干,行吗?
生(表演挖土)不行啊,不早点挖好,你们就没有水喝呀。
师:您都快休息休息,让我们来干吧。
生:不行啊,我也出点力,才能让大家早点吃到水呢!
师:同学们,毛主席的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时刻牵挂着人民。
师:来,看看这幅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生:他们在喝水。
生:他们在品尝那甜甜的井水呢。
师:想想他们之间可能会说什么?
生1:乡亲们会说:谢谢你主席。
生2:乡亲们还会说:是您让我们喝到了这甜甜的井水,主席,真谢谢您。
生3:主席会说: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是文中的重点段,为突破这一重点,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演、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勤于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开发学生的智能,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愉悦。情感受到体验,思想得到启迪。】
师: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猜一猜这个老人在跟孩子们说什么呢?
生1:这口井是毛主席带人给我们挖的呀!
生2:咱们喝水的时候可不能忘了毛主席呀!
师:是呀,这就是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1:手里打着水,眼里看见石碑,就想起毛主席。
生2:吃水的时候,不要忘了毛主席。
生3:永远想着毛主席。
师: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
生1:哇,毛主席好伟大啊!
生2: 哇,毛主席真勇敢啊!
生3:哇,毛主席真有爱心啊!
师:来,咱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孩子们在看、想、说、读中深深的感悟理解乡亲们对主席的怀念、感激、爱戴,情感得到升华。】
三、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师: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就要结束了。在下课之前,我们再来读一读碑文上的字,好不好?
生(多次齐读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师: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比如,我们穿衣服的时候,“穿衣不忘……”
生:穿衣不忘做衣服的人!
生:老师!是“穿衣不忘做衣人”!
师:好!还有吗?
生:吃饭不忘种田人!
生:我们住在明亮的教室,要不忘造房子的人!
师:说得好!
生:老师,我还有,我们学了知识要不忘给我们知识的老师!
师:听了你这么懂事的话,老师心里多么开心啊!谢谢你!下课!
【这里既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激发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2
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由于叙述的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更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类课文偏重于强调思想政治性,此类课文一直难以得到老师和学生的钟爱。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以该类课文的讨论也日趋激烈。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当代教材需不需要编入“王二小”类的课文?其二,如果需要,此类课文如何教学?笔者认为,前一问题应该是无可争议的。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它的教材必须包含最为广泛的社会内容。因此,需要我们研究的是第二个问题。本文仅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进行浅显的探讨。
一、教学实录
(一)揭示课题,朗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哪一课?
生(不由自主地开始朗读课题)
师(惊奇地):这个课题中有三个生字,我还没有教,你们就会读?
生(自豪地):会!
师:谁来读一读?(连续请数名学生朗读,再齐读,要求读正确、响亮,目的在于认识生字“忘”“挖”和“井”)
师:谁愿意一个人来读(指导读出一定的语感)?
生(纷纷举手,请一生读):“吃水不忘挖井人”。
师(模仿学生的语气朗读):“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你不会忘记,明天你就会忘记了。谁再来读?
师(高兴地):非常棒!你二十年都不会忘记了!谁愿意再来读?
师:哇!你一百年都不会忘记了!(学生哈哈大笑)我们一起来读!(学生朗读)
师:吃水的时候,不能忘记谁?
生:挖井人!
师:谁敢再来读一读题目,把你的这个意思告诉大家?
生(朗读,把“挖井人”三个字读得重些)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师:刚才大家把课文的题目读得非常非常棒!现在我们要朗读课文,老师不教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生(声音响亮、充满信心地):有!
师:那好,给大家八分钟的时间,把课文读正确。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读完后,我们来比一比。
(指导学生选择适宜形式进行朗读:识字能力较强者独立朗读;阅读能力一般者以多人合作的形式读,旨在相互纠正;教师组织少数识字能力最弱者重点辅导朗读)
师:刚才我听了好几位小朋友的朗读,发现他们朗读的时候,声音都非常响亮,而且一发现读错了都自己会马上改正!老师非常喜欢这样的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这样的小朋友呢?
生(齐声):愿意!
师:好!现在我们来一场朗读挑战赛。请你找一个平时朗读比你稍微好的同学。你向他挑战朗读!(学生分组)由挑战的人选一段他自己读得最好的,两人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好。
生(自由分组竞赛性朗读,之后,请几组展示给大家看)
师(请出一组:张少飞──徐涛)问:张少飞(挑战者),你有信心吗?
张(点点头):有!
师:我们为你加油!(两生对抗性朗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两人的表现不相上下,学生纷纷鼓掌。)
师:你看,同学们都在为你们鼓掌叫好!(转身问张少飞)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这次能够读得这么好?
张(自豪地):我都读了六遍了。
师:哦,读的多就读得好了!(转身向徐涛:被挑战者)你看,张少飞快要超过你了,你怎么办?
徐(很有信心地):以后我会多读几遍,一定不让他超过!
(三)重点朗读,读出感受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有味道,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
生:可以!
师:谢谢!那你们就是评委哦,敢不敢给老师提意见?
生(有的犹豫、有的开始笑了):敢!
师:那好,我选择比较容易读的第二段(老师朗读,故意读错两个生字,语气读得平淡)
生(争行恐后地):老师!我来!我来!
生:你把“井”读成了了!
生:你把“战士”读成了!
师:咳,我有那么多的错误?粗心!真太粗心了!这里的生字实在太多了,不认识的字多了,就容易读错。课文中,你们觉得哪些字比较难认,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好不好?
生(请学生当小老师:圈圈、认认、说说自己觉得难认的字,给同学们领读)
生:老师,你还有地方读得不好。你读得没有感情。
师:说说容易!你来读一读!
(生朗读,强调出了“村子里没有井”“要到很远的地方”等几个词,学生鼓掌。)
师:果然厉害!真是高手!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读呀?
生:因为村子里没有井,农民没水吃,他们会很伤心的。你(指老师)倒读得这么高兴,当然还是他(指学生)好!
师:有道理!
生:他们去挑水要走很多的路,我们要读得慢一些。你(指老师)读得那么快,一下子就到了,还是唐雨琪(指朗读者)慢慢地读好!
生(齐读。)
师:老师刚才读得不够好。但我还想再来朗读课文,可以?
生:可以。
师:现在,我要“读”课文中的一段话,你们不用耳朵听,而要用眼睛看(学生面露惊奇的神色),用脑子想。读完了,我要请你猜一猜老师可能在读哪一段,好不好?
生(兴致盎然地):好!(老师表演性默读,学生观看、猜测)
生:你在读第三段!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你用手竖起了一块东西。
师:你说是竖什么?
生:石碑!
师:你真聪明!
生:你读的是第三段!因为你好像在抬头看什么东西,那是石碑上的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生:因为课文上第一段说“毛主席在那里住过”,你没有“住”的动作;第二段说,他们去挑水,你也没“挑水”的动作。所以你在读第三段!
师:说得太棒了!我们为你鼓掌!
(四)分发材料,补充阅读
师:那么,石碑立好以后(课件展示一张图片:一块石碑上刻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等字),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呢?他们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老师这里有几篇关于沙洲坝这口井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看看?
生(迫不及待地):想!
师(分发四类资料,学生选择性阅读)看过石碑的人会说写什么呢?
生:他们可能会说,毛主席真是个好人!
生:村里的人会说,我们有水喝,还要谢谢毛主席和八路军呢!
生:这里说(指指手中的资料)这口井被反动派破坏了五次,村里的人都勇敢把它修好了,村里的人也很伟大!
师:你说得真好!
生:他们会说,假如沙洲坝的河流多一点,我们就不用吃井水了。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手指资料):这里说,沙洲坝不太有河,所以人们吃水要挖井。
师:哇!你看懂了课文外的知识,真厉害!对,沙洲坝河少,人们吃水要挖井。
(五)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师:本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在下课之前,我们再来读一读碑文上的文字,好不好?
师: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比如,我们穿衣服的时候,“穿衣不忘……”
生:穿衣不忘做衣服的人!
生:老师!是“穿衣不忘做衣人”!
师:好!还有吗?
生:“吃饭不忘种田人!
生:我们住在明亮的教室,要不忘造房子的人!
师:说得好!
生:老师,我还有,我们学了知识要不忘给我们知识的老师!
师:听了你这么懂事的话,老师心里多么开心啊!谢谢你!下课!
二、教学思考
(一)以读为本,把握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
我们认为,“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式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如,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题,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朗读的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话,开展两人竞赛,读出自己的理解;学习完课文后,补充一定的阅读材料等。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重情赏趣,关注教学过程 的情趣体验
学生学得主动、有情有趣是本堂课的一个显著特点,40分钟时间的课堂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兴致盎然的学习状态之中。这同老师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趣体验有很大关系。比如,在朗读课题的时候,学生把“不忘”读出了重音,老师夸张地称赞:你二十年都不会忘记了!给学生强烈的成功体验。在进行课文的初次朗读时,故意“唬”学生:老师不教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读得正确、流利?在指导竞赛性朗读时,老师的“诈错”等,这些富有挑战色彩的教学策略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情趣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显得轻松、主动。
(三)强调人文性,重视人文内涵的普遍意义
人文内涵的处理,一向是此类课文教学设计最为棘手的难点。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过去我们偏重所谓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造成人文思想熏陶的狭隘性,影响了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欣赏和理解。关于人文内涵的渗透,我们可以从两个我及其来思考:一是渗透怎样的人文精神?二是怎样渗透人文精神?本课的设计摆脱了“过于推崇领袖人物”的色彩,突出了“普通人”(包括课文中的普通人物和作为读者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强调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关爱。让学生说说“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学生既体会到了毛主席和八路军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普通农民的淳朴和真诚。在怎样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我们即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激发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四)立体阅读,补充人物事件的历史背景
革命题材课文叙述的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学生阅读课文的行为实际上是横向单一的平面性阅读,它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比较少。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各类足量的相关背景资料,实现学生纵向多纬度的立体性阅读,提高阅读革命题材类课文的质量。本课的补充阅读材料有四类,分别包括:沙洲坝地理环境的简介;毛主席居住瑞金的历史;八路军在瑞金的故事;沙洲坝人民五次保卫“井”。这些简短的文字延伸了学生课文阅读的理解和判断。比如,学生从中知道了“沙洲坝人为什么要挖井吃水”,领悟到“井被反动派破坏了五次,村里的人都勇敢地把它修好了,村里的人也很伟大。
(五)分步识字,落实课程目标的全程理念
随文分散识字是课程标准低段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解决“识”和“写”的问题上,我校采取了“分散识字、集中书写”的原则,即教材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我们通过多次的呈现分阶段识记;要求学生正确书写的字,我们一般安排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一般为一节小课约20分钟)让学生书写。就本课而言,笔者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识字的任务。第一阶段在课前预习,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和识字能力记一定量的生字,如不少学生通过预习记住了想念的“念”、战士的“士”、井水的“井”等。第二阶段在课堂教学,老师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分散、适时地安排一定量的识字教学。如,开课时,指导学生多次朗读课题,旨在认识生字“忘”“挖”和“井”;进行重点性的朗读指导时,老师特意挑选生字相对集中的第二自然段;结束教学前,让学生多次大声朗读课文中的碑文(包含5个生字)等,其目的都在于通过反复的“读”达到识记足量的汉字。第三个阶段在课后复习和小课,采取认读包含生字的课外句子(如:红军战士为老百姓挖井等)来复习巩固生字的识记;课文要求书写的6个汉字,安排在一节小课中集中完成。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3
课前透视:
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杰出领袖,他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本文讲述的是1933年4月,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时,看到乡亲们吃水困难,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在井边立碑纪念的故事。课文内容不长,通俗易懂,共三个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图。
对于毛主席,学生大多只是听过名字,可详细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他们了解毛主席,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增进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1/3 1 2 3下一页尾页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重点。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课件,放大的课文插图。
4.录音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磁带。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教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引发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2、展示: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或课件,问:你认识这是谁吗?你搜集到了哪些他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用一两句话介绍你的图片。(课件演示毛主席的革命历程)(板书课题)
(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对话评台:
自读:(整体感知,尝试读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1.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挖井人指谁?立碑的人又是谁?
2.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做出标记。
(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读书方式和习惯上要给学生正确引导,不必强求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识字(鼓励自主识字,领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1.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人,)
2.出示儿歌,(见教参142页)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2/3首页上一页1 2 3下一页尾页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
4.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并说说读、记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5.出示我会读中的生词,开火车认读。
(新课标要求识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想多认,就得有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在认字的时候交流方法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使学生渐渐学会用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4
一、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故事,是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编写的。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题,让我们深深感悟到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红已经初步具备了识字能力和朗读基础。课文内容涉及一些革命历史知识,因为距学生较远,学生难以理解。但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能够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质,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毛主席带领红军为老百姓挖井的故事。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2、认字12个,写字8个。积累本课词语。
3、练习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
4、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
认字12个,写字8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
2、看到这样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
3、学生质疑。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文。
2、自读汇报。
3、学生复习“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同桌共同学习课题中的生字“忘、挖”。
4、从字形“亡+心=忘(不记得)亡:消失,不存在。心:心中”。“用手(扌)拿着铲子(乙)挖了个洞(穴)”。(从生字的结构想象它的字形和意思,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5、本课生字较多,老师先带领大家认识它们。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认读生字,扫清学文障碍,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和学习生字的'思维,为后面的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简介沙洲坝:干旱、缺水。
2、学习第一自然段。时间?地点?人物?
3、怎么挖井?学习第二自然段。
4、对比句子,感受“立即”(形容消息传遍全村的速度非常快,说明毛主席挖井的主意想到全村人的心坎里了)(在对比中感受句子意思和情感,培养学生语言思维)
5、学生用“认―想―写―用”的方法自学“算”。
6、挖井后喝到了怎样的水?学习第三自然段。
7、对比句子,感受“争先恐后”(既说明井水十分甘甜清凉,也说明人们的兴奋心情)(在对比中感受句子意思和情感,培养学生语言思维)
8、学生用“认―想―写―用”的方法自学“喝”。
9、师指导学习“甘、甜”。
10、人们怎样纪念毛主席?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这口井、毛主席和战士们挖井的雕塑和现在人们去参观的照片,感受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恩和想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深刻体会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文内容回顾。
2、结合课文说说什么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和事是我们不该忘记的?
4、仿说“不忘人”(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思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感悟,激起他们对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的理解。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五)、课后作业,巩固新知。
1、正确书写本课一类字。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口语表达能力)
3、搜集毛主席的其他故事,与同伴分享。
【设计意图】使整个教学片断成为一个整体,将听、说、读、写、思,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并指引以一条课外阅读的方向,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六)、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毛主席挖井
浑浊清泉
乡亲们想念、感恩
饮水思源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简单直观。将课文脉络清晰明了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两文章脉络的思维,也为他们制作思维导图做了示范)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5
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读这句话)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村子里没有井。
生:没有井就没有水喝。
生:我知道了乡亲们如过要吃水,就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你觉得乡亲们吃水方便吗?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生:我从“很远的”这个词知道的。
生:还要挑。
师:谁会做一个挑的动作?
(生做动作)
师:如果让你从很远的地方挑两桶满满的水,你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有什么感觉?
生:我会觉得很累。
生:我会觉得两条腿发酸。
生:我会觉得两条腿发软,会摔跤,会把水翻掉。
生:我会觉得肩膀疼。
生:我会挑不动。
师:真想不到沙洲坝的乡亲们要想吃水,竟然要走那么远的路,要费那么大的力。
师:怎样读这句话呢?
(指导用沉重、缓慢的语气读)
出示: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生:(齐读)
师: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难,心理会怎么想?他是怎么做的?
生:(齐读)毛主席就带领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评点]“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体会挑水会遇到那些困难,再指导用沉重、缓慢的语气来读好这句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磁带。 2、毛主席的画像 3、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歌。说说你听懂了什么?你对毛主席了解多少?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揭示目标:
1、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学提示: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用喜欢的符号为自然段做标记。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生按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
(三)师生交流。
四、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个小故事读好?怎样才算读得好?(正确、流利、有感情,声音宏亮。)
2、要想读得正确流利就要认准所有的生字,那你在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交流识字的办法)
3、自学提示:自由读文,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自主识字。
4、自学检测:
(1)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2)教师利用生字卡片检测自学成果。(指名认读生字,并说一说记住这些字需要注意什么?)
五、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和自学要求: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怎样写好这些字。
2、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乡”字,注意第二笔“横撇”的位置。
4.学生练写、评议、展示。
六、巩固练习。
1、去掉音节,认读生字,并组词。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并选词说话。
3、读句子,要把字音读准。
(1)我今天忘记带课本了。
(2)爸爸正在挖土。
(3)导游阿姨的解说太吸引人了!
4.把词送回家。
想念 怀念
(1)我非常( )在南方工作的爸爸。
(2)我很( )童年的时光。
第二课时
一、揭示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2、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二、引入课文
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板题)
三、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自学提示:仔细读课文,思考:(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 (2) 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2、学生按要求读文,思考。
3、师生交流,师随机指读课文相关段落,并引导读好长句子的断句。
4、拓展延伸:
“挖井”是件容易的事吗?(利用图片或课件简介“挖井”的资料)
谈一谈: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议一议: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你怎么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
五、练习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xiǎng niàn shàng hǎi xiāng qīn men sī xiǎng
( ) ( ) ( ) ( )
yì kǒu jǐng xiǎng fǎ jiā xiāng niàn niàn búwàng
( ) ( ) ( ) ( )
2、我会填
一( )井 一( )石碑 一( )石子 一( )村子
一( )房子 一( )战士 一( )石桥 一( )红旗
3、在括号里写出读音相同的字。
家( ) 鸟语花( ) 故( ) 瓜果飘( )
父老( )亲 书( )门第 ( )互
4、背诵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1)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2)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立刻拿 带头挖
浑浊——————————————→ 清泉
铺卵石 垫木炭
大恩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7
一、说教材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当地村民吃水难的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主席一心为人民服务,为民着想的好思想,好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一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认识“主”、“席”等12个生字,会写“士”、“忘”等8个生字。②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⑵德育目标: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主”、“席”等12个生字,会写“士”、“忘”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感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四、说教学教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生生评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
2、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课伊始,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形象、生动的[视频]课件,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始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和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五、说教学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激趣引入课文
同学们看过这幅图么?里面画的是什么?
那碑里还有字呢!是什么字呀?
看来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其实这幅图有
一个非常难忘的故事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语
在低年级的阶段,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过根据汉语拼音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具备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第一次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对读通顺,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划出来学习。在学习完后通过标拼音,开火车读词语的方式进一步巩固生字词语的学习成果。
3、再读课文,感悟文章
一堂成功的语言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在解决基本的生字词之后,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这里,我采用分组朗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4、拓展小结
打好自主学习语言的基础,《语言课程标准》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延伸中,我设计了2个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⑴思考:“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明白“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么?说说你的理解 (2)小朋友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事,说一说你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反应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对于低端学生,板书要尽求简明扼要,既体现文章思想感情,又不失文章条理。
挖井人 ―――― 毛主席
↑饮水思源
不忘挖井人 ―――― 乡亲们
七、作业设计
⑴、抄写“士”、“忘”等八个生字各一排,并组词。
⑵、给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写一句话。
⑶、课外时间搜集关于毛主席的故事。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表达效果。
2、了解课文围绕打井主要讲了哪几件事,体会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情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二版块的内容―伟人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认清字形。
2、你又认识了哪些字?把它用笔画出来。
3、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通读全文
四、作业设计
写生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
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毛主席是怎样发现当地的群众吃脏水的呢?
他能想些什么呢?怎样问的?老乡是怎样回答的?
听了老乡的话毛主席怎么样呢?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个什么样的人?
毛主席做了几件事?
3、指名读第一件事。说一说开始时毛主席是怎样做的?
4、为什么行不通?
5、毛主席又是怎样做的?
一共打了几次井?第一次打井遇到什么困难?
毛主席是怎样解决的呢?
第二次打井毛主席是怎样做的?
通过两次打井你觉得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领袖呢?
假如你是沙洲坝的人民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呢?
三、通读全文,再次理解课题含义。
四、作业设计
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9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讲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乡亲们挖水井,解决了吃水困难。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每天从井里取水上来饮用,享受劳动成果,但是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可是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对于我们来说,都很远了,何况我们的学生,他们更是生在幸福中,长在幸福里,他们根本不能明白。所以揭示课题前,我用生活当中的问题引入:同学们,当你们在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下,你会怎样呢?学生马上答出:不会忘记他(她),会在心里想起他(她)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幸福,要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于是在板书课题后,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看到题目你想问什么呢?结果学生全部愣在那,不知道如何去答。怎么办?我知道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确实非常难。我又不想马上放弃,于是引导,慢慢的有一两个学生说了出来。我马上就引出了问题:
(1)吃水人是谁?
(2)挖井人是谁?
(3)为什么要挖井呢?于是让学生去读课文,边读边想,并把课文中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读课文,分出自然段标出序号,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以回答上面的问题做好铺垫。果然在教师“适时点拨”这个环节中,在回答上面设置的三个问题时,回答的很流利,我随着学生的回答及时的板书。并简单的说了说当时的背景。于是引导学生感悟,以体验到乡亲们因为村子里没有井,所以他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吃,再引出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了帮助乡亲们解决吃水的困难,而亲自挖了一口井。而乡亲们为了感恩、为了记住毛主席,所以后来立了一块石碑――(学生读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而在学习“我会认”的生字时,也是放手让学生学习,不懂的地方适当点拨。这个环节学生学得很好,主要原因是“小老师”发挥了作用。达到了学生自学、互学,教师点拨的效果。
总之,大体而言在“高效课堂”中是一个较好的起步,虽然效果不是很好,可也是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因为他们难以想象当时那样的年代,而我却设置了一个针对一年级而言难度很大的问题,这也是我考虑不周,不足之处当中的问题,但我不会感到遗憾,因为这给学生在今后的“高效课堂”中奠定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3.在读中认识“忘念”等12个生字
教学准备:
1.挂图。
2.课前布置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2.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再说说课文中的“挖井人”是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
3.出示毛主席的画像。提问:这位爷爷谁认识?请大家把课前布置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拿出来展示交流。 4.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可以先让学生说)并相机出示生字卡片“席、导、革命、解”
二、朗读课文
1.自渎课文,借助拼音轻声读,标出自然段。要求:反复读,读准、读通、读流利。
2.反馈情况:能读准,读通、读流利的同学举手。小组自评。
3.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4.学生模仿老师读课文
5.分别指名3个同学,每个人读一自然段,要求读准音,相机指导全班朗读。
6.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评价后组长奖励。
7.老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感悟乡亲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出示挂图,指名解说图意。
8.看图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
四、积累词语
1.出示课件显示“我会读”里的词语
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意
3.小组开火车比赛认读
五、实践活动
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课进行故事交流。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11
这两天有外校老师来我校听课,我讲的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文,课文写了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取水,乡亲们为了纪念毛主席于是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样一个故事。
由于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和识字、写字,因此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最后由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如:“穿衣不忘织布人”、“吃饭不忘种田人”、“住房不忘建房人”等等,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12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形成语文素养。《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它离学生生活久远,学生对毛主席是何人都不太了解,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孩子接近伟人,体会沙洲坝村民对毛主席的恩情世代不忘的情怀。另外,联想到有不少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家里任性霸道的表现,这篇课文会是很好的感恩教育的素材。
(一)读为本,把握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
我们认为,“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式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如,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题,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朗读的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话,开展两人竞赛,读出自己的理解;学习完课文后,补充一定的阅读材料等。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重情赏趣,关注教学过程的情趣体验
学生学得主动、有情有趣是本堂课的一个显著特点,40分钟时间的课堂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兴致盎然的学习状态之中。这同老师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趣体验有很大关系。比如,在朗读课题的时候,学生把“不忘”读出了重音,老师夸张地称赞:你二十年都不会忘记了!给学生强烈的成功体验。在进行课文的初次朗读时,故意“唬”学生:老师不教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读得正确、流利?在指导竞赛性朗读时,老师的“诈错”等,这些富有战色彩的教学策略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情趣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显得轻松、主动。
(三)强调人文性,重视人文内涵的普遍意义
人文内涵的处理,一向是此类课文教学设计最为棘手的难点。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过去我们偏重所谓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造思想熏陶的狭隘性,影响了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欣赏和理解。关于人文内涵的渗透,我们可以从两个我及其来思考:一是渗透怎样的人文精神?二是怎样渗透人文精神?本课的设计摆脱了“过于推崇领袖人物”的色彩,突出了“普通人”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强调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关爱。让学生说说“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学生既体会到了毛主席和八路军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普通农民的淳朴和真诚。在怎样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我们即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激发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四)立体阅读,补充人物事件的历史背景
革命题材课文叙述的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学生阅读课文的行为实际上是横向单一的平面性阅读,它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比较少。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各类足量的相关背景资料,实现学生纵向多纬度的立体性阅读,提高阅读革命题材类课文的质量。本课的补充阅读材料有四类,分别包括:沙洲坝地理环境的简介;毛主席居住瑞金的历史;八路军在瑞金的故事;沙洲坝人民五次保卫“井”。这些简短的.文字延伸了学生课文阅读的理解和判断。比如,学生从中知道了“沙洲坝人为什么要挖井吃水”,领悟到“井被反动派破坏了五次,村里的人都勇敢地把它修好了,村里的人也很伟大。
(五)分步识字,落实课程目标的全程理念
随文分散识字是课程标准低段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解决“识”和“写”的问题上,我校采取了“分散识字、集中书写”的原则,即教材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我们通过多次的呈现分阶段识记;要求学生正确书写的字,我们一般安排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让学生书写。就本课而言,笔者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识字的任务。第一阶段在课前预习,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和识字能力记一定量的生字,如不少学生通过预习记住了想念的“念”、战士的“士”、井水的“井”等。第二阶段在课堂教学,老师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分散、适时地安排一定量的识字教学。如,开课时,指导学生多次朗读课题,旨在认识生字“忘”“挖”和“井”;进行重点性的朗读指导时,老师特意挑选生字相对集中的第二自然段;结束教学前,让学生多次大声朗读课文中的碑文等,其目的都在于通过反复的“读”达到识记足量的汉字。第三个阶段在课后复习和小课,采取认读包含生字的课外句子来复习巩固生字的识记;课文要求书写的6个汉字,安排在一节小课中集中完成。
我认为,背景材料的介入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可以灵活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但介入的原则必须是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学生于介入中了解课文背景,丰富文本信息,在思考中走向多元的、立体的、有价值的学习。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13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它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些距离,学生比较难以想象。在教学中,我设法让孩子了解伟人,体会沙洲坝村民对毛主席的恩情世代不忘的情怀。
一、教学效果:
让学生学会感恩,想象练说课文最后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升华。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认知经验的限制,他们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于是我问学生沙洲坝人们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借以带给学生几种人物,村妇、农妇、行人,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当初沙洲坝吃水难构成了鲜明的比较,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吃水不忘挖井人”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
二、成功之处:
随文分散识字是课程标准低段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解决“识”和“写”的问题上,我校采取了“分散识字、集中书写”的原则,即教材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我们通过多次的呈现分阶段识记;要求学生正确书写的字,我们一般安排一个相对集中的时光让学生书写。就本课而言,笔者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识字的任务。第一阶段在课前预习,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和识字潜力记必须量的生字,如不少学生通过预习记住了想念的“念”、战士的“士”、井水的“井”等。第二阶段在课堂教学,老师结合相应的教学资料,分散、适时地安排必须量的识字教学。如,开课时,指导学生多次朗读课题,旨在认识生字“忘”“挖”和“井”;进行重点性的朗读指导时,老师特意挑选生字相对集中的第二自然段;结束教学前,让学生多次大声朗读课文中的碑文等,其目的都在于通过反复的“读”到达识记足量的汉字。
三、不足之处:
革命题材课文叙述的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学生阅读课文的行为实际上是横向单一的平面性阅读,它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比较少。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1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1
这节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教会了学生什么?
今天学习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
出示课题之后,我照例读了一边课文。这时候下面的小手就举起来了:
“老师,瑞金城是什么意思?”
“沙洲坝是什么?”
“毛主席是谁?”
【尊敬的老师,您正在浏览第一范文网提供的文章。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江西在哪儿?”
“革命是什么意思?”
“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到哪儿去挑?为什么没有井?”
“解放以后是什么意思?”
“乡情们是谁?”
“石碑是什么?”
“时刻想念毛主席是什么意思?”
下面还有小手在举,都举得高高的,你不喊他,他就喊你。因为他不懂,所以他就问。――这个自然也是我平时所希望的一种读书习惯。
“好,自己再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能自己解决。”我提议。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还是让孩子们自己读书为好。
“……”孩子们大声读起书来。
“老师,我懂了!瑞金是一个城市名字。沙洲坝在瑞金旁边。”很好,我点头赞许。
“老师,在沙洲坝,怎么课文又说在江西呢?”另一个孩子举手问。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能靠口头把他们将懂吗?像参考书上所讲的,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毛主席是我们国家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他所领导的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侵略,取得了全国的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
孩子们会越听越不明白,什么无产阶级?什么伟大领袖?什么呕心沥血?有什么光辉事迹?……哈哈,调到浆糊里了。
突然脑中闪过一丝灵感,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张中国地图,虽然不是那么准确,可孩子们觉得像公鸡像地图就行,先指出首都北京的所在地,然后告诉他们这儿是我们江苏的位置,挨在我们西南边的便是江西省,瑞金市江西的一个城市,沙洲坝呢在瑞金城市外,太小了,不好画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很苦,(有人接茬说说都没有得吃)而且还有许多鬼子在这里欺负老百姓,(孩子说日本鬼子)毛主席呢,当时领导着许多解放军就把这里的鬼子赶走了,后来又把其他地方的鬼子也赶跑了,中国没有鬼子了,中国人就幸福了,国家就解放了,1949年成立了新中国。毛主席在江西的时候呢,就在沙洲坝住过。
从孩子出发,浅显的话语,虽然有的不太准确,可是孩子们已经能够体会毛主席的伟大了。也是的,你说这些孩子里当时的历史如此久,他们又怎么能理解当时的情况呢?还是浅显一点吧,这样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深刻一点。
顺便我对他们说,在我们教室西墙上有一张地图,你们平时看过吗?――(没有)异口同声。我说课后我带你们去看看。(课后带孩子们去看了一下地图,今天孩子们第一次看到这神奇的世界,个个惊呼不已。想想着一节课,不管学生学到了什么,至少今天对地图如此感兴趣,也足够了。)
解答完这个问题,后面又有小朋友举手了。
“老师,我知道时刻想念毛主席什么意思。就是说有十个客人想当毛主席。”――(天哪?这是什么解释?)
还是留着下堂课解决吧。
这节课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带孩子读读,认识本段生字词。
转载/user1/6251/archives//33761.html
【尊敬的老师,您正在浏览第一范文网提供的文章。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15
一、谈话引入,在揭示课题中识字
1、板书“井”,说一说: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吗?
板书课题,认“忘、挖、井”三个生字。
2、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
二、介绍人物,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1、出示毛主席的画像,让学生说说他是谁。
2、老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事迹,并随谈话出示生字“席、导、革命、解”,学生认读。
3、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战士、刻、念”四个生字。
三、朗读课文,在文中熟悉生字
1、借助拼音读全文。
2、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3、朗读接力赛,在赛中正音,把课文读对、读顺。
4、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四、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1、学生听音取字卡,再带读、组词。
2、开火车读字卡,分析结构认偏旁:
如,忘:上下结构,心字底。挖:左右结构,提手旁。
3、读字,猜字卡后面的词语,看谁猜得对。(目的是扩词)
4、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老师读字,学生接字读词。
5、指导写字。
五、实践活动
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讲故事。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16
一、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上课伊始,创设极能导行入情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积极投入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找出生字,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感情,从而让孩子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本班的学生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把识字和朗读放在第一位,有着较强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在这一课教学中,学生能够运用我们自创的识字方法板很快掌握本课生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够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质,初步懂得引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2、会写“忘、想、念”3个生字。
3、初步懂得了“引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法学法:
1、教法:通过课前收集、朗读课文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产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学法:利用卡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与所认识的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
四、设计流程:
(-)、激发学生兴趣,歌舞创境
1、(3名男生、3名女生台前准备,一女生主持)
主持人: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六个人想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吗?希望你们能喜欢。(6名同学随着歌曲“我爱北京天an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随曲调拍手)
师:你喜欢他们的表演吗?那么,你都看懂或听懂什么了?
2、教师相机小结,学生认识生字
对!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相机出示:主席、领导、革命、解放)。让我们大家在毛主席伟大品质人格的鼓舞下大声地读出它们吧!愿意吧吗?(生齐读)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
(二)、板书课题、理解认字。
1、齐读课题
问:看到课题后,你们有话要说吗?(自由发展)
(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
2、认识生字“忘、挖、井。”
师:谁来当今天的小悟空,用你的火眼金睛把题目中的三个生字挑出来,并用你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读一读吗?(指名)
设计意图:孙悟空是小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一个传奇人物,本课创设这一小小的情境,目的是想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学得有兴趣、乐学。
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前面情境大胆猜,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前先说说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完后找出或检验上面问题的答案,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2、师讲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认识“战士、时刻、想念。”
意图:在故事情境中识字,降低了识字难度。
3、师指字板。聪明的小悟空们,再来施展一下你们的法力,把这些字在课文中做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好吗?(学生边做标记边认读,再次识记生字)
4、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可互相取长补短。
5、出示句条。老师这有几条句子,看看谁能读一读。(如,“我今天忘记带课本了”;爸爸正在地里挖土……)生:个别读、齐读、会读的一起读等。
6、出示卡片。词:谁来当今天的小师傅(唐僧)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考考悟空们的认字情况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继续保持朗读的热情。
7、游戏:交朋友
想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吗?那就请你拿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板把卡片贴在你喜欢的方法的后面,心里还要明确为什么贴在那?这样你就能和他们交上朋友了!
(师放轻音乐,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进行识记,教师参与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中,尤其要注意帮助差生识字)
设计意图:全员参与,多感官互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任务。
8、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再读课文,感悟文章。
1、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你想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为什么?(目的是明确文中的自然段);你希望他们怎么读?(目的是使朗读的同学能发扬优点,发现不足)
三名同学读课文,教师相机范读学生们容易读错的字、词、句,起示范、正音的作用。
3、想象、扩展
出示题目:
a、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b、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
c、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设计意图:调动全员参与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中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再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
(五)、练习书写“忘、想、念”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
3、学生独立写其余2个字,随时进行指导。
(六)、总结、作业
小朋友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辉事迹。下节课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小故事或小节目等准备好,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他的风采!
师生一起在《我爱北京天an门》的歌舞中结束。
五、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是一句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又是多么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话。多少年来,当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当我们放声歌唱幸福的时候,就会想起毛主席这位杰出的领袖,就会想起他披肝沥胆、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不朽功勋。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是中国人民深深热爱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但是,今天让未曾目睹炮火硝烟,未曾品尝贫穷落后的新时代儿童学习这篇课文,要让他们了解这位为人民翻身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毛主席,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从而增进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困难。因为革命题材课文叙述的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学生阅读课文的行为实际上是横向单一的平面性阅读,它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比较少。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学生提供各类相关背景资料,实现学生纵向多纬度的立体性阅读,提高阅读革命题材类课文的质量。本课的补充阅读材料有四类,分别包括:沙洲坝地理环境的简介;毛主席居住瑞金的历史;八路军在瑞金的故事;沙洲坝人民五次保卫“井”。把这些相关资料适时穿插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了学生对课文阅读的理解和判断。
人文内涵的处理,一向是此类课文教学设计最为棘手的难点。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过去我们偏重所谓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造成人文思想熏陶的狭隘性,影响了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欣赏和理解。关于人文内涵的渗透,我们可以从两个我及其来思考:一是渗透怎样的人文精神?二是怎样渗透人文精神?本课的设计摆脱了“过于推崇领袖人物”的色彩,突出了“普通人”(包括课文中的普通人物和作为读者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强调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关爱。让学生说说“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学生既体会到了毛主席和八路军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普通农民的淳朴和真诚。在怎样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我们即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 “穿衣不忘织布人。” “吃饭不忘种田人。”“住房不忘做房人。”……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激发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篇17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中的第一篇文章。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新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后都有一个实践性内容。
从实施新课改到现在,我一直只重视课文后面安排的的实践题,在上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后,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真正体会到了实践操作题在农村中落实是比较困难的。下面是我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反思: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去读然后说说从中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问题要提?其中有一个学生就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沙洲坝的人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呢?这个问题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我想如果要花时间解释这个问题,就不能突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了。但如果不告诉学生,又觉得是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我就趁机对学生说,是呀,我们这儿一点也不缺水,可那儿为什么那么缺水呢?今天老师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你们的回家作业,你们可以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去找答案。
第二天上课,当我走进教室,有的学生已经守候在那。学生们说,他们那儿很少下雨;那儿的.气候跟我们这儿不同。站起来交流的人不多,可见这道回家作业题的质量了。有一个学生说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问了爸爸,可爸爸把话题转开了,没有告诉我。’我们要让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可在我们农村中,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告诉学生更多,而家中的书籍更是少得可怜,附近又没有图书馆,上网查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困难。
从《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中使我认识到,教材中的实践题,需好好利用外,还需要想好一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