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习题设计(精选14篇)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1
★认一认,连一连。
餐 遭 粗 概 糕 记 夹 管 保
cū zāo cān gāo gài jiā guǎn jì bǎo
★★照样子,写字组词。
/火伙(伙伴) /日 ( )
ィ 门
半 ( ) 口 ( )
★★选字填空。
伴 半 气 汽
1、它把面包分成了两( )。
2、安东是玛莎的好伙( )。
3、爸爸生( )了。
4、我坐( )车回家。
★★加上正确的标点
1、你怎么不认真学习啊( )
2、我喜欢吃香蕉( )
3、你今天真棒( )
4、星期天( )我和妈妈去郊游( )
★★★阅读乐园。
我的小伙伴
我有一个小伙伴叫黄洁,我们之间从未发生过争吵,两人互相帮助,亲密的简直就像一个人。
一次期末考试,还有几分钟就要开始了,我一翻开笔盒,忽然发现忘记带尺子。心里想,没有尺子那哪行啊?只听“啪”的一声,我回头一看,黄洁手中正拿着两节折断的尺子,将其中一节塞进我的手里。我愣住了,“啊,多么漂亮的新塑料尺子呀!”
1、找出文中带“一”的数量词。
例:一个
2、找出黄洁在考试前帮我的句子,用“ ”划出来
课前提示:
1、这篇课文是一篇涉及友谊的课文,故事中的小朋友需要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帮助,在《夏夜多美》的文章中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可以适当回忆帮助学习。
2、生字认识中,形近字的理解辨析也是重点需要注意的。
3、“伙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不能完全理解,因此需要补充一些课外故事。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2
徐允 李成真
学习目标
1.会读“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真诚地去帮助他。
4.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
A 案
课前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磁带,生字卡片。
第 一 课 时
谈话引入
在你的身边,有许多小伙伴,你们常在一起学习玩耍。有位叫玛莎的小朋友,她也有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小伙伴》。(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识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仔细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
3.检查自学生字。
a.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重点读准“餐”“糟”“粗”等平舌音;“概”念gài,不念kǎi)
b.同桌互相抽读生字。
c.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d.分组练习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播放朗读录音,听完后说一说。
a.玛莎有几个小伙伴?他们都是谁?(勾画出维加、安娜、安东的名字)
b.玛莎在春游那天遇到了什么麻烦?(引入课文)
朗读课文,明白小伙伴之间应当怎样互相帮助
1.玛莎装面包和矿泉水的背包丢了,她的心情会怎么样?读玛莎的话,体会她难过的心情。
2.玛莎的三个小伙伴都来关心她。学生自己读一读第2~8自然段,然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a.你觉得维加、安娜、安东三个人谁做得最好?为什么?
b.安东这样做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如果你是玛莎,你希望得到他们三个人中谁的帮助?为什么?
3.随着学生发表的意见,相机指导朗读和理解。
读其他小伙伴说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安东的做法时应该怎么读?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边读边配上动作。
分组活动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演一演。通过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演。如:安东把自己的面包分了一大半给玛莎,玛莎会对安东说些什么?表演时加进自己想象的内容。
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师引导解答)
第 二 课 时
复习
1.朗读课文。
2.交流: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如果你身边的小伙伴有了困难,你会怎么做?
字词训练
1.学生用生字卡片互相抽读生字。
2.练习口头生字组词。
3.读“我会读”的词语,进行字词训练。
a.你能用哪一个词练习说话呢?(学生自由选词练习说话)
b.与“粗心”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c.这几个词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你找得到吗?(“忘记”和“记得”)
d.在课文中找出“共同”“保护”的反义词。
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组交流:我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肯定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想法)
2.学生互相提示哪些字容易记错,大家要注意。
3.比较“问―间”“伙―火”“选―先”“吗―马―妈”的区别。
指导书写
1.学生重点观察:
a.“问”“间”门字框的位置;
b.“伙”“伴”“汽”左窄右宽的结构的写法;
c.“共”的笔画位置;
d.“没”字右上部分的写法。
2.指名在黑板上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修改。
3.学生练习书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工整。
B 案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件(或挂图)。
第 一 课 时
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春天到了,玛莎和她的几个小伙伴维加、安娜和安东一起去春游。到了中午,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站在一旁。这是怎么回事呢?想知道吗?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师出示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生读。师根据情况,了解学生的识记方法,加以肯定鼓励。并请其当小老师,教同学读有关的字词。
识字读文,读中促记
1.学生自读课文,把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或句子勾画出来,自己再读读。
2.学生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3.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字谜,儿歌,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4.汇报识记方法。
指导书写
1.学生练写。
2.展示作业 ,交流评议。
第 二 课 时
复习生字词
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想想说说
1.看图,结合课文看看这些小朋友是谁?说说理由。(图上显示姓名)
2.面对玛莎,小伙伴们是什么态度呢?自己读课文,找出它们各自说了些什么。
3.分4人小组朗读。
自己选一个角色练习读他说的话,边读边想象他说话时的神态和心情,还可以加上动作练习朗读。(老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4.和你其他三个小伙伴一起来读读第2~8自然段。四个小伙伴可以互相帮助,看哪一组小伙伴配合得最好,读得最有感情。
畅谈体会,谈中悟情
1.请一组同学朗读。(配上表情动作更好)
2.老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
a.采访朗读表演的四位同学:你在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
师可结合他们的具体表现来问,如:
维加:奇怪,关心小伙伴,但是只顾自己,没想到应去帮助小伙伴解决困难。
安娜:批评和提醒中表现出关心小伙伴,但没想到玛莎当时的心情,而只顾责备她,没想到要去帮助她。
玛莎:背包丢了,心里着急,肚子饿了,又被伙伴责备,心里更加难过。
安东:了解玛莎这时的心情,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玛莎,真正帮助小伙伴解决了难题。
b.采访小观众,你认为谁演得好,为什么?如果你来扮演某个角色,你会怎么演?
分角色朗读
老师顺承表演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全体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自己选择角色)
拓展活动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对其中的一个小朋友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3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吴赛兰
教材分析
《小伙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8课的教学内容。
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故事从春游那天的午餐讲起。当小伙伴们发现玛莎不吃午餐时,都从不同方面表示了关心,但哪种关心是玛莎此时最需要的呢?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就会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这个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童趣盎然,文字浅显易懂,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在读中强化对新词的感悟和运用。
学生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对事物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也乐于与人交流;一部分学生只能初步认识一些客观事物,用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连朗读课文都有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创设了让文中人物玛莎带学生们一起春游这一情境,使学生们置身于故事中。让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演,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并懂得用行动去关心别人。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
1.师:你们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都是亲密的好伙伴,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外国的小伙伴,好吗?这几位小伙伴,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齐读课题。
2.播放课件:玛莎高兴地走来,说:“嗨!你们好,我是玛莎,很高兴认识你们!真巧,我们今天要去春游,你们和我一块儿去吧,好吗?”
二、初读课文。
1.师:借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3.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生边读边观察插图,想想图中谁是玛莎、谁是维加、安娜和安东。
2.(贴人物图)指名上台找小伙伴,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3.师:认识了小伙伴,我们一块儿去春游吧(播放课件),小伙伴们去春游,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中午,大家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站在一旁。
4.“玛莎怎么了?”结合学生答问,指导读好玛莎说的话。
5.“小伙伴们是怎么关心玛莎的?”(点击课件)结合学生答问,分别训练朗读维加、安娜、安东的话,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该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愿意说哪个小伙伴,就读哪个小伙伴的话或哪一部分,并由学生自己评议读得怎样,该怎样读,想读的都来读一读。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体会小伙伴们从不同方面给予玛莎的关心,也加强了对一些新词的感悟和运用。】
例:学生答安娜关心玛莎的部分。点击课件,展示玛莎说的话,指名读、评议,并用句中“丢”字组词、说一句话,说说与“粗心”、“忘记”意思相反的词,想读的齐读。
6.师:你们最喜欢谁,为什么?请同桌交流。
7.分角色读课文。
(1)四人小组读,老师参与。
(2)集体分角色读。
四、质疑问难。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
2.四人小组讨论:维加和安娜看到安东把面包分了一大半给玛莎后,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五、拓展活动。
1.师:你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用行动关心过别人?
2.四人小组演一演自己助人为乐的事,也可演今后打算采取怎样行动。
3.播放课件:玛莎表示今后要像大家一样用行动去给别人最需要的帮助,并向大家告别。
附:
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角
《小伙伴》一文中的人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事,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中,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小伙伴们从不同的方面对丢失背包后的玛莎的关心。谁的关心是玛莎此时最需要的呢?我提出了一个极简单的问题:“你们最喜欢谁?”
“安东!”
“我喜欢安东!”
……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边高高地举起小手,一边兴奋地大声说自己喜欢安东。是啊,学生对安东将自己一大半的面包分给玛莎这一行为,都从内心给予了认可,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都被这一行为所感动。
“为什么呢?”我接着问道。这一问,不少同学的手收了回去,有的望望周围同学,有的又将目光转到课本上,有的笑着看着我,想说些什么,可又没有勇气站起来,只有几位同学的手仍然高高地举着。这一场景与我备课时预想的差不多。因为此时学生通过阅读,只是很直观地感悟到安东助人为乐的行为是美好的,但如果让他们站起来用语言描述,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他们需要有一段时间来组织语言。于是我笑着说:“这样吧,先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待会儿再说给大家听!”这一下可热闹了,学生都叽叽喳喳地说开来。不一会儿,不少同学的手又陆续举了起来。
“请你先来说说看!”我示意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但今天举起手的学生。
她站了起来。“我最喜欢安东,因为他助人为乐,”她想了一会儿接着说:“我觉得他做得最好。”
“今天我们××同学第一个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真不简单!请坐!”受到我的表扬,她高兴地坐了下去。许多只小手又迫不及待地举了起来。
“我也喜欢安东!”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因为他知道玛莎这时候肚子一定很饿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食物,所以他就把自己的面包掰了一大半给玛莎吃!”
瞧这些学生多会分析!看着还有不少高举的小手,我想,此时我再说些什么不就是多余了吗?让他们各抒己见吧!
“我觉得安东做得好!”另一位同学接着说,“因为维加和安娜光说那些话根本没有用,玛莎肚子还是饿啊!只有安东把自己的面包给了玛莎吃!”
“对!”还没等刚才那位同学坐下去,一位男生就激动地站起来说:“要说维加和安娜也很自私,他们光说那么多,却不把自己的东西给玛莎吃,只有安东用了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了玛莎!”
“自私?!”我不禁惊叹他的独特见解,在他稚嫩的心灵里,维加和安娜没有“慷慨解囊”相助,就是自私!
“老师,我有不同意见!”另一位同学急着站起来说:“维加和安娜说那些话,也是在关心玛莎啊,怎么能说他们是自私呢?”
看到学生都这样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我真的很激动。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对这个故事中的人和事有着各自的情感态度,但大方向都是一致的:安东做得最好。只是在对维加和安娜这两个人物的看法上产生了分歧,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判断。经过刚才那番小小的辩论,不少学生都瞪大眼睛望着我,我想,该是我站出来协调的时候了。于是,我笑着说:“你们说得都很好,想听听吴老师的意见吗?”
“想!”
“我认为维加和安娜用语言去关心玛莎,也是一种关心,只是没有像安东那样用行动去关心玛莎,更能帮助她解决眼前的困难!”我说。
“对!”我的话一说完,学生都表示了赞同,我又注意看了看刚才说维加、安娜自私的那位男生,他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接着,我让学生小组分角色读小伙伴们的对话,自己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块儿,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
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在分角色朗读后,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问的问题。一位女生站起来问道:“玛莎接过安东的面包会说些什么呢?”
多好的问题,这是对文本的延伸啊!于是我高兴地说:“你问得真棒,作者没有想到的问题都被你想到了!”这位女同学满足地坐了下来,许多同学立即举起手来。
一位男生站起来,晃动着小脑袋充满感情地说:“玛莎接过面包会说:‘谢谢你,安东,我真是感激不尽啊!’”
“哟,瞧这位小玛莎多会说话呀!”我赞扬道:“感激不尽这个词用得太好了!”大家都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他自豪地坐下。
“老师,我也有一个问题。”可能是受到刚才那个问题的启发,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说:“安东给了玛莎面包,维加和安娜他们会怎么想呢?”
“了不起!这问题问得真有水平!”我赞赏地说。对啊,维加、安娜看到安东把面包分给玛莎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为什么不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展开讨论,进一步发散思维呢?于是,我临时改变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有的说:“维加和安娜会想: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玛莎吃呢?”
有的说:“维加和安娜看到安东这样做,他们也会把自己的食物拿出来给玛莎吃。”
还有一位男生说:“维加和安娜会想,以后我要像安东那样用行动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我还不能再像玛莎那样粗心了!”瞧他多会想,不仅学会了怎样关心别人,还总结了玛莎的教训,不能粗心。
这样一来,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受与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激活了探究意识与创造思维。
至此,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比较、感悟、交流、质疑、解疑,已经完全懂得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我顺势问道:“你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用行动关心过小伙伴的事呢?”
“有!”许多同学激动地举起了小手。
“昨天上美术课,红色油画棒用完了,我就主动把我的拿给她用了!”一位女生说。
“那天下课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腿摔破了,我和把他背到老师办公室的。”一位男生说。
看到许多学生都想表达自己如何关心、帮助小伙伴,我非常高兴,但如果让他们每个人都站起来说,首先时间上就不允许。于是我说:“这样吧,请你们四人小组演一演你们助人为乐的事。以前没有关心过别人的同学,也可以演一演今后你打算怎样做。”
这一下更热闹了,学生尽情地说着、演着,每一个学生都成了主角,上演着一幕幕发生在他们自己身边的故事,情感在此得到升华。
评析(杨晓恬)
《小伙伴》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
故事童趣盎然,它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儿童的生活,揭示了儿童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一年级学生大多喜欢读。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已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问题,掌握规律,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架设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平台,使教学过程 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一、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例中,从情境导入 到初读课文,到质疑问难、拓展活动,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教师用多媒体画面、贴图、充满激情的话语、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如,在“字词教学”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等等。教师关注着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好奇的问题,自信地读和说,尽情地去体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
二、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
朗读是本案例的教学目标 之一,也是本案例的教学重点。教学活动中将“读”的练习贯穿在整个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本案例设计了多种读的方法,如,边读文边看图,分角色读,指名读,集体读,四人小组读,师生共同读,等等,并在读后评议,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这样的“读”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三、本案例有机地进行了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了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画面中优美的自然风光,小伙伴美好的心灵,激活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唤起了他们对高尚情操及高尚行为的追求。
文中人物玛莎在多媒体画面中多次出现,让她带学生一起去春游,并让她和学生直接对话,把他们带入情境中,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了“玛莎”就是自己的小伙伴,就是小朋友的当中的一员,让学生从内心认可这一角色,从而产生了较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有机地将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进行了整合,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够完善之处,如,在朗读中,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在朗读时,不应该要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处理的方式。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
【学习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当真诚地予以帮助。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从而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人最需要的帮助。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 预习本课要求认识的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
1、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小伙伴,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伙伴呢?
2、今天,老师也请来一位外国小朋友,她很想成为你们的小伙伴,你们愿意吗?(愿意)
播放课件:一个外国小朋友玛莎高兴地走出来,说:“hi!大家好,我是玛莎,很高兴认识104班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要去春游,和我一块儿去,好吗?”(好!)
3、让我们一同与玛莎春游吧,在那儿我们还会认识她的几位小伙伴(板书课题:小伙伴)。齐读课题。
(设计目的:从生活出发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同桌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长检查,总结方法,练习说话。
⑴ 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⑵ 交流记字方法。(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⑶ 扩词练习。用“丢、共、汽”扩词。(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词汇的积累)
⑷ 课件出示:
我会读:
丢失 粗心 忘记 矿泉水
共同 保密 记得 餐巾纸
先认读词语,再练习用上面的词语说话。(注重说话训练)
4、自由读文,并标上小节号。
5、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谁愿意在他读之前,提醒他应注意什么?小评委们应注意什么?
6、指名学生朗读、评议。
7、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⑴ 课件出示插图,思考:他们都是谁?图中谁是玛莎、谁是维加、安娜和安东?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这一设计目的是通过观察插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文中的四个人物,为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⑵ 他们中谁是谁的小伙伴?(教师可引导学生: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这样不仅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⑶ 同学们可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玛莎的小伙伴,就让我们一块儿去春游吧!(播放课件:小伙伴们都去春游了,一路上他们说着笑着,欣赏着春天的美景,玩得很开心。到了中午,小朋友们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一个人站在一旁。)
⑷ 玛莎怎么了?她会想些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⑸ 小伙伴们是怎样关心玛莎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8小节,在小组内交流。
⑹ 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① 你觉得安娜、维加和安东三人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② 安东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③ 这三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④ 如果你是安娜、维加,看到安东主动帮助玛莎会怎么想呢?
⑺ 分角色朗读。
① 四人一小组读读、演演。
② 集体分角色读。
(设计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读美课文。)
二、质疑问难:
(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
三、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1、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2、在生活中,你的小伙伴也一定遇到过许多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设计目的: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验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四、总结课文:
春游结束了,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回家后,请大家把你们的收获告诉爸爸妈妈,并能用你的行动表现给大家看。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5
执教:乔溪小学 李深德
记录整理:东林小学 周滢
一、谈话导入
师:大家来读一读黑板上的字,会读吗?
(生齐读:小伙伴)
师:同学们在集体中生活,你能说说你的小伙伴是谁吗?你经常跟他做什么?
生:我的小伙伴是陈凯,我经常和他玩。
师:玩什么?
生:玩捉迷藏。
生:我的小伙伴是沈晨杰,我经常和他玩跑步。
生:我的小伙伴是宋洁,我经常和她玩捉迷藏。
……
师:我们来写一写“伙伴”这两个字,大家跟老师一起写。
(师在田字格板书,生跟着书空)
[评析: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是谁,经常跟他做什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来理解 “小伙伴”一词,学生理解起来就很简单轻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四个新的小伙伴。(课件出示图片)喜欢他们吗?
生:喜欢。
师:这四个小伙伴就在今天学的这篇课文中,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第一次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我觉得要仔细。
生:我觉得声音要响一点。
生:我觉得要把字读准。
师:对了,第一次读的时候要注意生字的读音,把它读准确,还要读通顺。
(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词语)
师:你会读这些词语吗?谁来带大家读?
(指名几个学生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你觉得读的时候哪几个字要注意?
生:我觉得“午餐”的“餐”不要读成“chan”。
生:“矿泉水”的“水”是翘舌音。
……
师:小朋友看着拼音会读了,那么去掉拼音会读吗?
(指名学生读去掉拼音的词语)
师:小朋友们会读生字吗?咱们来开小火车读。
(生开火车读,师随机正音)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小朋友学得真不错。
[评析:在这里,我觉得先学词语,再学生字没有必要,可以先指名学生领读,再开小火车读,用多种形式的读来学习词语,而生字可以在词语中用红色标出,穿插到词语中去学。]
三、再读课文,认识人物
师:这四位小伙伴是谁呢?你觉得应该怎样来介绍这四个小伙伴?我们再读一读课文,
把这四个小伙伴的名字圈出来。
(生自由读、圈)
师:你圈出了哪个名字?
(师板书:维加 安娜 安东 玛莎)
师: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好,安东。
生:你好,安娜。
……
师:你能介绍他们吗?想想怎样介绍他们。
(出示:春游 午餐 背包 丢了 小伙伴 帮助)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这四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吗?
生:维加、安娜、安东、玛莎他们四个小伙伴去春游,玛莎把午餐放在背包里丢了,她哭了起来,小伙伴们帮助她。
师:你最喜欢谁?最想认识谁?
生:我最喜欢安娜。
生:我最喜欢安东。
生:我最喜欢维加。
师:每个小朋友喜欢的都不一样,我们先来认识安东,好吗?
[评析:让学生说“你喜欢谁,最想认识谁?”这和前面圈划四个小伙伴的名字有些重复,而且,当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时,教师没有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而是直接让学生跟着教师去认识“安东”,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权。]
师:你能找到写安东怎么做的句子吗?
(出示:这时,安东走到玛莎跟前,把手中的面包掰成两半,把大的一半放到玛莎手里,说:“赶快吃吧!”)
师:谁来读一读安东的话?
师:这句话里有四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老师把它圈出来。你能把它表演出来吗?
生:能!
师:请小朋友在下面练习一下,一个小朋友说,一个小朋友做。
(指名说、表演)
师: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指名读)
师:你觉得安东这个小朋友怎样?
生:我觉得他很爱帮助人。
生:我觉得他很好。
生:我觉得他很善良。
[评析:教师把这句话里的四个动词划出来,让学生来表演,本意是让学生理解这四个动词,并通过这四个动词的理解来认识安东的美好品质,但教师可能没注意这四个词语除了“掰、放”可以表演理解,“走、说”不适合表演,这里值得商榷。而同时,教师却忽略了句子中“把大的一半放到玛莎手里”的理解,这是引导学生感受安东美好品质的很好的文本材料。
四、念儿歌结束
听课体会: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语文课,当看到执教的老师是一位男老师时,我感到既新鲜又惊讶,因为很少有男老师上一年级的语文课。我很想听听男老师怎样给一年级的孩子上课,会不会很别扭?听下来,这位男老师上一年级的课还是挺自然的。听得出李老师在语言上下了工夫,比较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比如:“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小朋友学得真不错。”“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真会发现!”
这样的语言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是谁,经常跟他做什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来理解
“小伙伴”一词,让学生表演动词,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当然,这堂课也有许多遗憾之处。一年级孩子的思维有时很简单,有时又超出你的想象,经常会在课堂上出乎你的意料之外,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但在这堂课上,可能还有所不够,比如,当李老师问学生:“第一次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有的说:“要仔细。”有的说:“要响亮。”就是没有学生说教师想要的答案:“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这时,李老师有些着急了,但并没有好的措施,一直到有学生说:“把字读准。”李老师才松了口气。但这时的课堂气氛就受到了影响,显得有点沉闷了。象这样的例子,在整堂课上比较多。
另外,在处理教材时,我觉得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得不够,比如教师让学生说“你喜欢谁,最想认识谁?”当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时,教师没有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而是直接让学生跟着教师去认识“安东”,“强迫”学生跟着老师去认识“安东”了,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还有,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安东时,自己直接把四个动词划了出来,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去挖掘体会,这些都和新课标有所相背。
这些都是我的一些粗陋的看法,如果有不太恰当的地方,请各位教师同行指正!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6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é wèn shí jiān huǒ bàn òn tón qì chē
(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安东走到玛莎跟前,什么也没_____,把夹着黄油的面包_____成两半,把_____一点儿的给了她。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13个生字。学写“伙”、“伴”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并能用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抄写文段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师板书“小伙伴”,生跟随老师书写“伙伴”两个生字(“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生活在集体里,大家都有很多小伙伴。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你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做什么?练习用“我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的句式说话。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读读这篇课文。
(一)、采用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全班拼读字卡,读准字音。
2、去掉拼音再指名认读。
3、小老师连词带读。
4、识记重点生字:餐、糟、糕、粗、概,小结识字方法。
(二)、再一次读课文,说说文中的小伙伴都有谁?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挂图,初步认识四个小伙伴。)
三、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
2、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找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维加与玛莎的对话?(2、3、4)自由读读这一部分。
2、小黑板出示句段,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指名读维加说的话。
“你怎么不吃呀?”指导朗读,感受维加的关心、奇怪和着急的心理。
(2)指导读玛莎说的话。板书:背包丢了
认识省略号,体会其作用,感受玛莎难过的心情,指导朗读。
(3)指读“维加一边……一边……”
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让维加大喊糟糕?用“_____________这可真糟糕!”的句式说出玛莎的遭遇。板书:真糟糕
抓住两个感叹号,读出维加的担心和关心。
(4)图文结合,找认维加和玛莎。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再次感受维加对玛莎的关心。
(三)、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安娜说了什么?(板书:真粗心)指导读出责备的语气。
(2)玛莎怎么回答?指名读句子,抓住“小声”、“低下了头”感受玛莎愈加难过的心情。
(3)安娜还说了什么?“大概”是什么意思?从安娜的话中读出她对玛莎的提醒。
(4)图文结合,找认安娜。
(5)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感受安娜的责备和提醒对玛莎也是一种帮助。
(四)、学习8自然段。
看到玛莎没有午餐吃,维加关心地询问她,安娜善意地提醒她,安东又会怎么做呢?
(1)齐读第八自然段。安东说了什么?指导读好安东的话。
(2)用笔划出描写安东动作的词语。(板书:走、掰、放)
(3)安东将一大半面包分给玛莎,他当时怎么想的?
(4)图文结合,找认安东。
(5)再读这一段,记住这个可爱的男孩安东。
四、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1、玛莎的三个小伙伴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板书:语言关心 行动帮助
2、小结:每个小伙伴其实都很关心玛莎,只不过维加和安娜是用语言在关心她,而安东则是用行动在帮助她。我们知道,玛莎眼下最需要的是食物,只有安东明白这一点,赶快把自己的面包送给了她。你们看,安东多好啊!我们帮助小伙伴就要帮助到最需要的地方。
五、总结全文。
六、板书设计
28 小伙伴
玛莎 背包丢了
维加 真糟糕
语言关心
安娜 真粗心
安东 走、掰、放 ―行动帮助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8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例如,教学开始,让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尾,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并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采用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并思考“谁的帮助?”,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全员参与,互动探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培养其协作精神。“根据图文内容,探究图中人物分别是谁?”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从而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快乐。当然,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因此,第二个设计理念便是“读贯穿始终”。
◆设计特色:
以读为本,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伙伴们的不同态度。
教学环节: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一)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二)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2、同桌同学互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二)学生交流汇报:
1、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四、复习巩固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读书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带领组员读,然后把会读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一)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
("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
(二)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三)学生书写。 [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们的不同做法,懂得安东的关心帮助是体、最实际的。
教学环节:
一、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
师生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三)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三、开展"图文"配对活动,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图上的四个小伙伴分别是谁?说清楚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如: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是玛莎,因为她是两手空空的,又低着头,好象很难过。从右往左数,第二位是玛莎,因为旁边的安东正掰了半片面包给它吃呢。身穿兰色背带裤,头梳两根长辫子的是玛莎。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矿泉水的小男孩是维加,拿着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头戴帽子,快步走来,把把半片面包递给玛莎的男孩是安东。……
[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创造潜能。让学生"根据图文对照,说说图上的人物分别是谁"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依据自己不同的感悟来分析判断。应该说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开放状态。同时,这环节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说明,达到资源共享。]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把文字故事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体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
(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入课文,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念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五、巩固生字新词。
1、出示新字词,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交流,强化记忆。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伙、伴。”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运用“糟糕”。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4、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用实际行动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进入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指导书写“伙伴”。
1、教师示范,学生跟着书空,并总结: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
2、学生练习。
3、简单小结:生活中,因为有小伙伴的陪伴,才更加有意思。可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小伙伴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28课,齐读课题。(板书28小)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要求:第一遍读课文,请同学们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不通的句子做下标记,向同桌请教一下她是怎么读的?自己再试着读一读。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读、指名读(两个)、同桌互读。
3、出示生字再来读一读:齐读、指名读、交流识字方法:
(1)加一加:丢、矿、糟、粗、概、记、保、汽
(2)换偏旁:姐——粗
(3)猜字谜游戏:曹操扛着米(糟),广场上有一块石头(矿),
空气中有水(汽),去字头上戴帽子(丢)。
(4)笔画较多的生字:餐、概、糕(组词或说句子)
4、去掉拼音自己读、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课文中写到了玛莎的哪几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师生交流。
四、精读感悟:
(一)课件出示:这时,安东走到玛莎跟前,什么也没说,把夹着黄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把大一点儿的放到玛莎手里,说:“赶快吃吧。”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安东的自然段读一读,当玛莎遇到困难时,安东是怎么做的?哪几个词写出了安东的做法?
2、从安东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他为什么把大一点儿的面包给玛莎吃?(预设:因为他知道玛莎现在很饿,最需要面包。你是怎么知道玛莎很饿的?)
出示:“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站在一旁。”(当小伙伴们津津有味的吃午餐时,玛莎的心情怎么样?伤心,难过,她多么盼望有人能跟她分享午餐呀!)
4、所以,当安东将面包放到玛莎手里时,玛莎的心情怎么样?(激动、感动)她会说些什么?(非常有礼貌的孩子)
5、在这一段话中,安东只说了四个字,哪四个字?(生齐读)对于饥饿的玛莎来说,这四个字暖人心窝。谁再来读一遍,温暖一下饥饿的玛莎?(指名读)
6、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牢牢记住这个可爱的男孩——安东!
(齐读、指名读。)
过渡:安东跟玛莎分享了自己的午餐,用实际行动帮助了玛莎,其他小伙伴又是怎么来关心玛莎的呢?
(二)课件出示:“维加问他:‘你怎么不吃呀?’”
1、维加,你再来问问玛莎。(指名读问句)
过渡:听了维加的问题,玛莎心情怎么样?(伤心、难过)
所以,玛莎说——(课件出示)“我把背包丢了,里面装着面包和矿泉水……”(齐读或者指名读)
过渡:所有吃的都在背包里呢,现在的玛莎真是又饿又伤心,玛莎说——。(指名读)
过渡:听了玛莎的话,维加什么表现?(指名读)
(出示)“维加一边大口地吃着面包,一边说:‘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呢!’
过渡:是什么让维加大喊“真糟糕!”?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补充句子:
玛莎,这可真糟糕!
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糟糕的事情?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你能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吗?谁再来读一读。
(三)安娜是什么表现?(课件出示)“安娜说:‘你把背包丢在哪儿了?真粗心!’”听了安娜的话,玛莎的心情怎么样了?(更难过了)
所以,玛莎小声地说——(出示)“我也不知道。”
教师过渡:不仅很难过,而且很不好意思,说着,低下了头。面对小伙伴善意的询问、指责,玛莎忍受着饥饿,心情越来越糟糕,此时,维加和安娜的语言对玛莎起到帮助了没有?(没有)对玛莎来说,她最需要的是什么?谁帮助了她?
教师小结:所以,当小伙伴遇到困难时,要用实际行动给予他最需要的帮助。
五、分角色朗读,情感升华。
六、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看到安东给了玛莎面包,维加和安娜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小结:了解到玛莎最需要的,而且改变自己的做法给予玛莎帮助,他们也是真正的小伙伴,希望他们的友谊之花常开不败!
板书设计:
28 小伙伴
维加
安娜(语言)→玛莎←(行动)安东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10
一、 说教材
本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
故事从春游那天的午餐讲起。当小伙伴们发现玛莎不吃午餐时,都从不同的方面表示了关心。有的说没有午餐吃将是很难受的事,有的说背包可能丢在哪里。而安东把一大半面包放在玛莎手里,他关心的是玛莎需要吃午餐了。这些关心,玛莎最需要的是什么呢?这个故事童趣盎然,旨在说明一个道理: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强化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材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三个小伙伴对待玛莎丢了书包后的不同表现。教学中若能图文结合,可增强教学效果。
二、说学生
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不懂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小故事,通过讨论、反复朗读、联系生活谈感受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读着自己喜爱的故事中产生了与帮助他人的愿望。
三、说目标
本课我打算用两课教时教学。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的设置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第一课时: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2、初步感知课文,知道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识记生字、训练字词、指导书写。
教学的重难点是:主要是情感方面,即引导学生体会出要给自己的小伙伴最需要的帮助。
今天我将重点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四、说策略。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以读代讲,悟出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课题“小伙伴”的理解和感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可围绕“小伙伴”来引导学生谈谈、读读、演演、议议,通过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课文蕴含的道理内化为孩子的感情需要。
(一) 谈谈“小伙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整个课堂进程的兴奋剂,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与否是影响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身边的人物事物比较感兴趣。上课伊始,我就在黑板上板书:小伙伴,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有小伙伴,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待你的?学生可能会说:“关心我,帮助我。”我就接着问:“玛莎遇到了困难,他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打开书读读课文。
(二) 以读代讲,读思结合,体味“小伙伴”
1、看图读文。一年级学生对插图情有独钟,教学中先让学生看文中的插图,看后指出哪个是文中的三个小伙伴??这样安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引领学生读文。
2、读思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看完插图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划出他们说的话和动作,并引导思考,他们中谁的做法对玛莎更有帮助?以此落实本单元训练项目:强化边读边想的习惯。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学过的“餐、丢”等生字。
2.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部动画片,可惜没有声音,今天,我就要从你们中间挑选出朗读高手来给我的动画片配音,你们愿意吗?
2、那么,配音的内容是什么?这一切的答案都在我们的课文之中。
二、复习巩固
1、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读出来(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全班齐读。
2、把语文书翻到123页,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现在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开火车读)
三、学习新课
1、师:在课文中,大家认识了哪些小伙伴啊?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旁白。他起到了讲述故事的作用。谁愿意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段
(1)用上“午餐很丰盛``````有``````有``````还有``````”说句子。
(2)是所有人都在津津有味的饱餐一顿吗?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3)指导朗读
3、到底玛莎遇到了什么麻烦了呢?你是从哪一段中知道的?(请两生读)
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这段话的后面还有六个小点儿,它叫――(省略号)。这说明玛莎当时还有话要说呢,那么玛莎还想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
4、别小看这些标点,它也能帮我们读出感情来。下面你们就抓住标点符号练习朗读2、4两段维加说的话。(大家自由练习)
(1)生读第二自然段。
你抓住了这段的哪个标点来读的?(我抓住了问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练的?
(2)第四自然段
糟糕?什么事让维加大喊糟糕?那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糟糕”的事情吗?(出示: ,这可真糟糕啊!)
想想当时的心情,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哪!)
刚才我们抓住标点符号练习朗读,现在我们发现抓住重要的词语也是读出感情的一种好方法。你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练习朗读。(男女生合作朗读2---4段)
5、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安娜和玛莎对话的段落吗?
(1)现在请你把这三个自然段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告诉他,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练习朗读的。(同桌交流)
(2)你能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练习朗读的吗?
玛莎:抓住什么 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安哪:粗心,安娜是用什么语气,除了责备,安娜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什么建议从课文中找一找。(小组赛读)
6、安东的语言是最少的,仅仅四个字。看来这个安东最不关心马莎(生争议)
(1)读一读
(2)安东做了什么动作。(再读)这些动作又说明什么呢?
(3)一个小细节你发现了吗?当他把“大一点儿”面包递出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4)如果你是玛莎,你希望得到他们三个人中谁的帮助?为什么?
7、现在最关键的时刻到来了,我要选出朗读高手来给我的动画片配音了。
四、课外拓展
课文中的安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说说伙伴之间要做些什么,你在生活中得到过伙伴的帮助吗?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人人都需要帮助,尤其是小伙伴之间,都应你帮我,我帮你,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3、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一定有很多自己的小伙伴,请你说一说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小伙伴》(板书课题)看看文中的小伙伴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进行谈话,学生对“伙伴”之意有了初步了解,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在学生读谁字音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性的朗读,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合作识字,交流汇报:
1、圈出文中要求会认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学。
2、小组内学习。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交流识字方法。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通读课文。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读读课文?
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识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小老师”形式活泼,学生有浓厚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使识字效果大大提高。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练习读课文,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五、指导写字:
1、出示“问、间、伙、伴”四个字。引导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说说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有了针对性,写字会加以注意,提高了写字实效。加强了教师的指导,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并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研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找出小伙伴不同表现读一读。(教师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内练习四个小伙伴的对话。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通过分角色朗读加以体现,激发学生的读书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演读课文: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3、 汇报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把文字故事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极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深地体验情感。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说出你的想法。
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2、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入课文,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的体念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共、汽"两个字,引导认读,组词。
2、 说说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3、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评析】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例如,教学开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切入,创设了情境,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识字环节,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并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实践中,采用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全员参与,互动探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培养其协作精神。
2、以读为本,将朗读贯穿始终。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朗读,形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从而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3、注重学习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联。切入的方式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始的。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与小伙伴发生的事,促进学生感受与小伙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进而明确在生活中如何对待小伙伴,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13
作者: 朱见斓
《小伙伴》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
故事童趣盎然,它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儿童的生活,揭示了儿童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一年级学生大多喜欢读。根据本文的特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已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掌握规律,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架设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 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从情境导入 到初读课文,到质疑问难、拓展活动,每个环节都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借助多媒体画面、运用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如,在“字词教学”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让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等等。正因为关注了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好奇的问题,自信地读和说,尽情地去体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
二、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
朗读是本课的重点,朗读永远是课堂不变的主旋律。教学活动中,我将读贯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着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边读边看图,分角色读,指名读,集体读,四人小组合作读,师生共同读等。并在读后评议,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这样的读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朗读中,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朗读时,不应该要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处理的方式。
《小伙伴》习题设计 篇14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例如,教学开始,让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尾,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并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采用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并思考“谁的帮助最好?”,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全员参与,互动探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培养其协作精神。“根据图文内容,探究图中人物分别是谁?”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从而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快乐。当然,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因此,第二个设计理念便是“读贯穿始终”。
◆设计特色:
以读为本,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伙伴们的不同态度。
教学环节: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一)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二)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2、同桌同学互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二)学生交流汇报:
1、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四、复习巩固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读书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带领组员读,然后把会读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一)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
("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
(二)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三)学生书写。
[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们的不同做法,懂得安东的关心帮助是最具体、最实际的。
教学环节:
一、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
师生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三)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三、开展"图文"配对活动,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图上的四个小伙伴分别是谁?说清楚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如: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是玛莎,因为她是两手空空的,又低着头,好象很难过。从右往左数,第二位是玛莎,因为旁边的安东正掰了半片面包给它吃呢。身穿兰色背带裤,头梳两根长辫子的是玛莎。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矿泉水的小男孩是维加,拿着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头戴帽子,快步走来,把把半片面包递给玛莎的男孩是安东。……
[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创造潜能。让学生"根据图文对照,说说图上的人物分别是谁"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依据自己不同的感悟来分析判断。应该说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开放状态。同时,这环节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说明,达到资源共享。]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把文字故事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
(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入课文,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念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五、巩固生字新词。
1、出示新字词,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交流,强化记忆。
六、书写指导"共、汽"两个字。